本文字数为 4424 字, 预计读完大约需要 13 分钟
东郭先生卖狼记
说明:对于文中的人物以及事迹,本人概不负责,^~^,对于东郭其人,还请大家参照‘正史’,不要相信文中描述的东郭先生。如果能博大家一笑,那文中的东郭先生也算活过一回了。
话说那日东郭先生被农夫救后,那条死狼的处理便成了一个问题。就地埋了?未免浪费。要知道,在当时打死狼可不是什么不值一提的小事。很多人连狼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!东郭先生这时有了占有之心,盘算着狼的各种用途,首先便是做一杆狼毫笔,好去炫耀一番,余下的部分,狼皮,狼肉,狼牙什么的都有用途。东郭先生按了按手中的书,眼睛诡谲地望着农夫。
岂知农夫只简单说了一句:“你把狼处理了吧,哎,算了 ,看你一个书生,一个人怕是埋不了这么大的一匹死狼。俺来帮你把它埋了吧。”东郭先生瞪着双眼,预备的一大番之乎者也都没有用上,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胜利了。先来这乡野之人不知道狼的用途。东郭按在书上的手渐渐的松了。农夫伸手要抓狼的两条后腿。东郭先生如梦初醒,忙挥手道:“不用劳驾,不用劳驾”。农夫见他手挥的厉害,最终只急促的喊着“不用..,不用..”。便不再理会东郭先生,向自己的地走去。
东郭跟到农夫前面,小声道:“这狼是你打死的,怎么能给了我呢?”农夫不用所以,疑惑地望着他。“要不我们平分?圣人曰:‘小人喻于利,君子喻于义’,我有怎可独享其利呢?”农夫实在不知道东郭先生说的什么义呀利呀什么的。东郭先生却愈讲愈激昂,什么之乎者也不绝于口。农夫实在很烦,心想:“读书人实在麻烦,不让帮忙还不停念经。”不耐烦道:“俺不懂你说的什么,到底要不要帮忙?”农夫刚开口把东郭先生吓得不轻,待农夫说完,东郭先生长舒一口气。从口袋中抽出一本书递了过去,说:“来而不往,非礼也!此书于你,以报活命之恩。”农夫看也不看便收下了。东郭万没料到农夫会收下这本书,他以为农夫斗大个字不识几个,对于这密密麻麻写满字的书会不屑一顾,岂料农夫会收的这么爽快。也罢,一本《论语》换一条死狼,想想也挺值得的。东郭先生背起死狼悻悻地走了。
东郭背着死狼走了一阵后,已是筋疲力尽。恰巧这时候下气了蒙蒙小雨。东郭先生把死狼重重摔在一棵树下,骂道:“你这匹死狼啊,生前要吃我,死后也不让我安宁。你可真是一匹恶狼。”东郭先生愤愤的坐在树下。盘算该怎么把这条狼给卖出去。但他又想到,自己公然去卖,未免有失体面。那样又怎称之为‘君子’,要知道‘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’。自己如此对利趋之若鹜未免小人了些。但碰上这么个鬼天气,这条死狼如果不尽快处理的话,过不了几天就会发烂腐臭的。
这时,东郭先生听到了悠长的口哨声,没过多久,便有一个身穿绸缎,腰佩白玉的中年人骑着马走了过来。这人看起来吊儿郎当的,坐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的。马儿不住的晃着头,打着响鼻。这人是一个商人,名叫达财,家中已倒卖南北货物为生,此人最爱钻营蝇头小利。这时看到垂头丧气的东郭先生。又见东郭先生身旁趴着一条狼。着实吓得不轻,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,惊叹:“好大一匹死狼”,又疑惑地望着东郭先生道:“书生也打死狼?”。这达财有一点地方口音。因此他的话传到东郭先生耳中变成了:“书生也大死狼”。东郭先生气的不行,站起来对达财怒目而视,不骂也不叫,估计怕是失了君子风度。
在达财与东郭先生交谈了一会儿后,达财了解了事情的始末,最终达财同意帮助东郭先生卖掉这匹死狼。条件是达财只是代卖,不同意从东郭先生手中买狼再转手去卖。最终卖得的钱财两人平分。东坡欣然答应,这样也就省的自己去抛头露面了。但东郭先生也有一个条件,那就是免费给东郭先生制作一杆狼毫笔。
两人商定好,就要开始制定计划了,达财想出了很多高招,狼皮可以做狼皮衣,狼牙可以做成狼牙棒,而狼肉更可以大作文章,因为狼很少被人猎取到,尤其像他们这里的平原地区。更何况还是这么大的一条狼。物以稀为贵。那么他们就可以说吃狼肉可以延年益寿,包治百病。而且说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,错过了也就没有了。以达财的‘智慧’加上东郭先生的好文笔,他们给狼肉写了一大篇文章,这篇文件简直可以称之为佳作中的佳作,简直把狼肉夸得如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一般,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一样。那达财还提议,让东郭先生题了三个大字“好狼肉”下面题名为‘某某大学士’。当然,文章还有题字东郭先生并没有提自己的名字,毕竟这于君子的名声有损而无益。这一切都无需东郭先生抛头露面。商定并制定好计划后,东郭先生便和达财一同来到了达财的商铺。也就此住下了。不久,达财派人来给东郭先生送来一杆狼毫笔。
在达财处住得几日,东郭未见达财传来的任何消息,关于他们的计划似乎没有来了下文,甚至这几日他都没见过达财的影子。东郭先生整天坐立不安,仿佛生了一场大病,眼睛瞪着门口的那条街,简直要把这条街给望穿了。又过了几日,达财终于来了,东郭先生忙上去询问狼的事情怎么样了,岂知达财垂头丧气的说:“没卖出去什么,老哥,说实话,那狼虽说大,却一眼可以看出来是一条老狼,而且那狼皮你也是见过了,狼皮都被利器打穿了,而且这老狼估计也是脱毛。而那肉就更别提了,那一场雨后,狼肉已经变了味,兄弟我这次可是亏大了。本以为是好商机,没想到…”这条消息像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东郭先生心里,东郭先生颤颤巍巍的说:“那…那狼呢?”“当然埋了,不瞒老哥说,那匹狼的味道可真不好闻,也省的老哥你埋了,这次呢也算兄弟倒霉,让你白住了这几天,你的狼毫笔呢也做成了。咱们相识一场,我也就不和老哥你计较了。”
东郭先生气的直跺脚,胡子都翘了起来,心里知道这达财是在骗自己,但又无可奈何,心想为什么当初为什么没有立一个字据呢?当然,我们的东郭先生连在文章底下都不想留下自己的名字,更别说字据这种很容易和小人联系起来的东西了。忽然东郭先生神经质地嘴里念叨着:“小人喻于利,君子喻于义”。又伸手攥着身旁的一本书。忽而又大声叫了起来:“你们这些商人,只是为了利,无奸不商,你一定是把我的狼给藏了起来。不行,你必须把我的狼还给我。否则就给我钱”这个钱字倒是声音说的特别低。达财脸上仍有笑意,不过到十分像是嘲笑。声音也大了起来:“你那狼算什么东西,一文不值,要不是我,你连一杆狼毫笔都得不到。而且我已经不计较你这几天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了,你还要嚷嚷,那好,你要狼也可以,你把这些天的房钱给付了。总共三百两银子”三百两银子,就算把东郭先生身上所有的积蓄以及他的书都卖了,在把他自己给买了都不一定够。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,不过这时候临时抱佛脚,东郭先生再怎么翻书也翻不出一文银子吧。东郭先生道:“你这是敲诈”。那达财说:“我想你一个书生,如何会打死一匹狼,怕是偷人家的,我不去告发你,已是顾及你的颜面”东郭先生气的脸蛋先是发青后是发紫,但又无可奈何,听到告发心里就更发怵了。他向来以清高,君子自诩,一旦扯上官司怕是会玷污自己的名声。达财见东郭一句话也不说,吩咐下人把东郭先生赶了出去。
这时候的东郭先生背着自己的大行囊,别着它的那杆狼毫笔,颓废地走在大街上,说真的,真像一只丧家之犬,这样说一个文人似乎有些不妥,不过幸而东郭先生是不会知道了,他离我已经很远,而且也用不能重逢,否则又会说我破坏了他的君子操守。其实对东郭先生来说,他什么也没丢,还多了一杆狼毫笔。哦,对了。他还多了一肚子的气。如果我们记性不错的话,他还少了一本《论语》,估计东郭先生记性没那么好。否则肚子里的气又要凭空多出一些来。
东郭先生本是游学的,居无定所,眼见太阳就要落下山去。阴暗的云已经压了过来,心里对达财的事情久久不能释怀。心里虽然沉重,可又不敢去报官或者去找达财理论。依赖有失他的君子风度。如果这件事搞得人尽皆知的话,那君子他是做不成的了。至于第二,据说官府是朝钱开的,有道是衙门口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。这种种理由就像这逐渐漫过来的乌云一般遮盖着他的心。之后,东郭先生又拾起来那句‘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’又加了一句‘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’。想想自己为利而如此戚戚,未免太过小人了吧。算了,就把小人的名号让给那个达财吧。我做的的君子,君子嘛,理应坦荡荡的。
第二日,东郭先生来到一个市镇。走不多远,东郭先生碰到三三两两的人在议论“什么玩意”“昨天涨价,今天又涨价”“真是无奸不商”东郭先生很是疑惑,向前一看,只见一个大招牌,上面书写着醒目的三个大字“好狼肉”,下面有某人杜撰的某某大学士名字。招牌下面一个汉子在扯着嗓子吹嘘“知名大学士…曾题词,狼肉吃了可延年益寿…..”,把东郭先生的文章添油加醋的喊唱了一番,真的个是即煽人泪下,有鼓舞人心。接着又夸旁边放着的一排排的狼毫笔。以及旁边放着的狼皮大衣。而且价格不菲。仅仅一碗狼肉粥都要将近三十两,将近是普通家庭的一年收入。而且价格还在不停上涨,周丽的肉却在不断的减少。原因不言而喻,群众在如此‘证据’和大肆渲染下一个个趋之若鹜。
东郭气的直欲昏厥,但又想他们是小人,我是君子,愤愤的快步离开。但心里怎么也放不下,这一夜他彻夜无眠,翻了很多书。却没有找到一条支持他找达财理论的应该的‘佐证’。天快亮时,忽然他的脑袋里蹦出来一句‘以德报德,以直报怨’。欣喜若狂,却怎么也想不出这句话是那一本书里面的。我们知道其实这句话就是出自那本他‘丢了’的论语里面。
终于,东郭先生鼓起了勇气找到了达财,更有甚者,竟然大打出手,毕竟这次‘师出有名’。大概是不会失德的。结果第二天的打闹终于被官府知道了。其实那‘官儿’也是见达财生意红火心中嫉妒,正愁没有办法敲诈他一笔,这时候恰好东郭先生这么一闹,这‘官儿’就把他们俩抓了起来。最终给达财判了个欺诈罪,将他所有未售出的东西以及盈利的钱财一并没收收为公有,并罚款两千两。这次轮到达财气的跺脚了,但又无可奈何,只得磕头谢恩。东郭先生心中庆幸自己遇到了好‘大老爷’,想要索要属于自己的物件。岂知这‘官儿’是‘大老爷’不假,这个‘好’字却有待商榷。那‘官儿’道:“你说这狼是你的,可有真凭实据,再者说你说这狼是达财骗你的,那你这狼是哪里来的。”东郭先生忙连连磕头,忙把这狼如何到自己手里面的经过一一说了。那‘官儿’不听则以,听完大怒,骂道:“大胆书生,一派胡言,句句是假,公堂之上岂容你假话连篇。”。随机给东郭先生五十大板。只打得东郭先生叫苦不迭。东郭先生除了背囊里面的几捆书外一无所有,那‘官儿’只索个无趣,听过东郭先生文章写得好,让东郭先生写了一篇‘政通人和’的颂词。挂在了大堂中央。免去了东郭先生剩余的四十大板,那颂词也真不一般,只把那‘官儿’夸的像那狼肉一般。
东郭虽被打了十大板,自己心中到满足了许多,相比于那达财来说,自己的损失算是少的了。至少自己惩恶了,至于是否扬善也有吧,好歹自己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颂词。怎么着自己也配的上君子这一个称号吧。还有自己最终 还是得了一杆狼毫笔。
这一日,东郭先生走到一个凉亭中,听着莺声燕语,忽然诗意大发,拿起那杆自己珍惜已久的狼毫笔,磨墨,挥笔,谁知,这一挥用力太大,段段沾墨的细丝便随风飘散了。
本文由 MengFly 创作,采用
知识共享署名4.0
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最后编辑时间为:2018-02-21 00:00:00
相关文章推荐: